合肥师范学院
实力剖析
安徽省 一区 高等院校 其他 0
0 0551-3676140
2015年合肥师范学院考研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热烈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

合肥师范学院坐落在全国四大科教基地城市之一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前身为创建于1955年的安徽教育学院,2007年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

学校现有锦绣、三孝口两个校区,占地540亩((规划1200亩的滨湖校区已首批征地500亩),校舍面积3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836万元,纸质图书88.66万册,电子图书176.85万册,其中古籍藏书居省内前列。现有专任教师695人,其中正高45人、副高177人,博士、硕士584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5人,省教坛新秀8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6人。

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传媒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计算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3个学院及大学英语、公共计算机、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等4个公共课教学部。现有普通本科专业4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特色专业5个、精品课程11门;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13926人。

学校拥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共性技术研究院1个,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校级科研机构10个。近三年,承担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503项,其中国家社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 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09篇,其中被SCI、EI收录267篇;出版著作(教材)64部;获批国家专利24项;获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9项,其中安徽省科学技术奖3项,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合肥师范学院学报》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学校主办的《中学数学教学》被中宣部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积极构建“一个全程、两方合作培养、三线协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办学50余年来,培养各类高等专门人才6万余名,培训中小学校长和教师16万人次,毕业生中已有中学校长1000多名、省级教坛新秀300多名,遍及安徽各县镇;学校87届物理系校友高鸿钧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近三年来,在校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大赛等各类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924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连续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学校坚持和发扬师范办学传统,始终保持安徽省教师教育重要基地的传统优势。学校是教育部“国家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专家单位和师训、干训主要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指导中心、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均挂设于学校。近三年,学校与台湾铭传大学合作建立“安徽教育中心”;与华东师大、东北师大等重点师范院校合作建立“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合肥市庐阳区、包河区、经开区政府合作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并连续承担“国培计划”和安徽省“教育援疆”教师双语培训等重大项目。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生存、以应用求发展,主动面向安徽基础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电气信息类、文化产业类、教师教育类等3个特色专业群,并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导,着力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校先后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徽王集团等企业合作建立“魂芯”DSP实验室和PCB、SMT生产线、蓝莓研发基地及果酒酿造生产线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5个;与合肥六十九中、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等合作共建校外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94个;与安徽新闻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合肥市歌舞团、《万家热线》等新闻媒体和演艺团体合作,集群服务安徽文化创业、动漫游戏、科普产业发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特洛伊大学合作开展“2+2”本科人才培养,与美国陶森大学、索尔茨伯里大学、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等15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学生交流和教师互派。

学校重视育人环境建设,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推进以“行知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荣获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学校是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第六、七、八、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2013年“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在“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合师精神的指引下,一代代合师人秉承“爱满天下,知行合一”校训,潜心耕耘、励志践行,使得学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面向“十二五”,学校坚持“高起点、快发展”战略,围绕“上水平、上特色、上层次”的总体目标,立足合肥,面向全省,辐射区域,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应用特色明显,具有一定综合竞争力,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实现高教强省、推进安徽奋力崛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招生类别与专业领域

招生类别: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业领域: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语文、数学、化学、美术、英语、思政、物理、体育、生物)。

招生人数:50人,分专业招生计划见附件(最终以教育部下达当年计划数为准)。

二、培养目标

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科教学与管理理论,培养“乐教懂教,善教会管”,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教学研究型教师及管理人才。

三、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4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5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五)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中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的人员,须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四、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我校的报考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

2.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照相、确认的方式。考生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报名。

3.报名时间:2014年9月25-28日(应届生)和10月10-31日。

4.现场确认时间:2014年10月10-14日。

5、准考证下载打印时间:2014年12月15日-29日。

五、考试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14年12月27-29日。

2、报考我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参加全国统考)、204-英语二(参加全国统考)、333-教育综合(学校自命题)、90X-(学科教学论-学科教学方向)/(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方向)(学校自命题),详细内容见附件。

另外,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而自命题考试科目“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参照教育部“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二)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在2015年4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届时将在我校学科学位与研究生处网站公布。

2.复试内容:一般包括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专业笔试、面试等,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3.复试比例及权重:实行差额复试。差额复试比例及初试、复试权重等由我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情况在复试前确定。

4.以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时要进行本科主干课程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

5.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无论何时发现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六、收费标准及奖助政策

1.学费:每年8000元/生。

2.国家助学金:全日制研究生每学年均可获得6000元/生。

3.奖学金

(1)新生入学奖学金: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我校录取且初试成绩排名前50%的考生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初试成绩排名前10%(含10%)的考生一次性奖励8000元,初试成绩排名前10-30%(含30%)的考生一次性奖励5000元,初试成绩排名前30-50%的考生一次性奖励3000元。

(2)校级奖学金:学校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5000元/人、二等奖学金3000元/人、三等奖学金1000元/人,获奖覆盖面占学生总数60%。

(3)专项奖学金:学校设有“江博教育硕士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符合条件研究生均可以申请。

(4)国家奖学金:每年依据省主管部门下达指标进行评审推荐。

4.培养费:为鼓励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每学年补助学生培养经费1500元/年,生活补助经费3000元/年。

5.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额度达3000-5000元/项。

6.“三助”岗位,每年不低于3000元/人,覆盖面一般占学生总数30%以上。

7.研究生在读期间生活费自理;在校住宿的,住宿费自理。

七、学习方式与学习年限

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学生完成所修课程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八、本简章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及安徽省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按照教育部及安徽省最新政策执行。

九、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4098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

邮政编码:230601 联系部门:学科学位与研究生处

联系电话:0551-63676140;0551-63673090 传真:0551-63676140

E - mail:yjsc@hftc.edu.c

网 址: http://www.hftc.edu.cn/yjsc/

联系我们
http://yjsc.hftc.edu.cn/
0551-367614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
2018年考研及课程辅导咨询预约
点击提交
扫一扫,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博